河北省一個縣,人口超30萬,距石家莊市127公里!
河北省,全稱“冀”,與河南省相對應,河北省因位于黃河以北而故名。地處華北平原,東臨渤海、內環京津,西為太行山,北為燕山,燕山以北為張北高原。河北地處中原地區,文化博大精深,自古有“燕趙多有慷慨悲歌之士”之稱之為,是英雄輩出的地方。截至2018年底,河北省下轄11個地級市。其中,就肅寧縣來說,人口超強30萬,東距滄州市92公里,西南距石家莊市127公里,西北距保定市70公里。在歷史上,肅寧縣這一建制始于公元1165年,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了。
一
首先,肅寧縣隸屬于河北省滄州市。在地理位置上,肅寧縣坐落于河北省中南部。東與河間市交界,南與饒陽縣和獻縣毗鄰,西與蠡縣為鄰,北與高陽縣接壤。肅寧縣肅寧鎮東距滄州市92公里,西南距石家莊市127公里,西北距保定市70公里,也即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。就肅寧縣的歷史來說,早在春秋時期,該地區科晉國的疆域。到了戰國時期,該地區淪為燕國的疆域。公元前350年,燕國設立武垣縣(縣治在今肅寧縣城東南7.8公里)。公元前221年,秦始皇嬴政創建秦朝。在郡縣制下,今河北省肅寧縣一帶屬洛北郡武垣縣。西漢時期,武垣縣屬幽州涿郡。
二
公元206年,也即東漢末年,武垣縣徒治東武垣城(今河間市城南12.5公里),轄域仍含今肅寧全境。三國這一歷史階段,魏蜀吳三國鼎立,今滄州市肅寧縣一帶淪為曹魏的疆域。西晉時期,武垣縣改屬冀州高陽郡。公元583年,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后,武垣縣治遷至瀛州城。開皇十六年(596年),武垣縣更名河間縣,初屬瀛州,大業三年(607年)改隸河間郡,今肅寧縣一帶屬河間郡武垣縣。公元622年,唐朝恢復了武垣縣這一建制。不過,到了公元627年,武垣縣又并入河間縣,該地區屬之。公元1156年,月成立肅寧縣,科河北東路河間府,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了。
三
最后,元至元二年(1265年),廢置肅寧縣為鎮,入河間縣,隸中書省河間路。后恢復原政區。朱元璋創建明朝后,肅寧縣科河間府。清朝代替明朝后,肅寧縣科直隸省河間府。到了1914年,肅寧縣科直隸省津海道。1928年,直隸省改回河北省,肅寧縣科之。1958年6月15日,肅寧縣改屬天津地區。1962年3月27日,肅寧縣科滄州地區。1993年7月,滄州地區與原滄州市拆分為地級滄州市,肅寧縣隸屬滄州市。截至2018年底,肅寧縣總面積約515平方公里,總人口約為35萬人。對此,你怎么看呢?青睞留下你的觀點,讓我們一起辯論。
文/情懷歷史
網商銀行企業賬戶 網商銀行企業賬戶 網商企業賬戶 網商銀行企業賬戶